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洪荒之万仙之首 » 第87章 创功法(求首订!!)

第87章 创功法(求首订!!)

    授业功法,并不是按部就班的修行功法,大道修行博大浩瀚,难以形成文字,更不提著书流传,东王公自然不会根据前世记忆东施效颦。

    不过正因为大道浩瀚难寻,难以一言贯之,换个角度之后再看,修行同样有脉络,特别是以此刻太乙境界的眼界来看,修行脉络阡陌可见。

    修行难以著书出文,也不需要著书流传,因为修行本来就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提升在自身,倚仗只有道心、信念和修持。

    这三者可为修行之路脉络的节点,修行之所以有脉络,关键便是这些节点的衔接,这也是修行需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原因,信念坚定,节点牢固,大道自然走的稳。

    而大道修行,最后终究落在走上,脉络再稳固,如果不能行走,便如镜花水月,只是虚妄,这便是东王公创建授业功法的落脚点。

    授业功法不讲修行,也不讲悟道玄奥,只记录天地隐秘,记录天地传说,记录杂说传记,以浩瀚知识开拓眼界,这便是授业的内容,也是功法的内容。

    授业功法虽不讲修行,但处处是修行,以杂说见识著书,法理意境自显。一朝明悟,心底陡然清晰起来,东王公丝毫不犹豫,伸手折下一枝扶桑木枝丫,轻轻一挥,枝丫变成了一本空白书册。

    微微思索了片刻,他再次伸手引一道混沌灵水注入书册中,本来金黄的书册顿时多了一缕蓝边,接着又挥手揽天地枢机形成书册纹路,这才停下动作。

    此刻的书册已然变成了通体金色,带着一层蓝色边框,其上隐约间印着祥云纹路的书册,即便其上无内容,也有一股道韵弥漫开来。

    东王公顺着这股道韵,直接以道心为笔,以境界为墨,在空白书册上书写着天地隐秘,书写着传说杂记,落笔的瞬间,天地陡然开始了震动。

    震动很轻微,若有若无,但一直存在,东王公没有理会外界天地的变化,几乎在落笔的刹那,他便陷入了一种莫名的境地中。

    按理说成就太乙之后,已经超出了天地些许,即使不多,也真正有了和天地平起平坐的底气,因此书写天地本不会有丝毫异常。

    而此刻不同,洪荒天地圆满之后,其本质早已超出普通大千的层次,已然成就完美天地,完美天地本身便代表着超脱,以文字描述超脱,自然有异象。

    不过其中关隘东王公并不知晓,或者说即便有所猜测,他的注意力也不在这里,因为他现在所有的意志和思维,都集中在眼前莫名的境地中。

    眼前的场景并不陌生,在当初第一次修行之时,他便机缘巧合之下来过这里,即便只待了万分之一刹那,对此地也有种熟悉感。

    眼前是一片难以描述其状态的虚空,或许是虚空或许不是,因为即便以太乙境界的眼光来看,他仍旧看不清楚,只能看见一片混沌难明的场景。

    混混沌沌,没有时间空间,没有天地万物,没有思维,没有存在感,没有现在,没有过去未来,没有一切或真实或虚幻的事物,却有存在感。

    因为周围的混沌衬托,此时他的存在感更为显眼。东王公低头一看,自己变成了一个花生米大小的光球,光球中灯火摇曳,照亮了身周方圆。

    不是上次惊鸿一憋的玄奇点,而是太乙之境大道雏形显化的光球,这是他此刻修行的成就,真实无比,因此并不像上次一样一闪而逝。

    正因为如此,他才体会到此间的妙处,周围的混沌状态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光球,每挤压一次,光球便震颤跳动一次,同时凝实缩小一分。

    从金仙入太乙,大道雏形从拳头大小凝实为花生米大小,变动不算大,但就是这次蜕变,两者层次再不同。

    大道雏形越凝实,越难提升,大道凝实的过程,同时也是祝幸福的过程,金仙不朽,太乙无拘束,相比不朽之境的提升,太乙之境更加迷茫。

    因为太乙之境,四面八方都能走,目之所及,便是大道之路,每条路都不会错,每条路都能到终点,每条路都适合,但其中只有一条路能走。

    似乎前后矛盾,逻辑不通,但这就是太乙境界给东王公的真实感受,虽然看得见前路,但他不敢迈步,因为即便前路是深渊,自身也不会察觉。

    每条路都能走,同时每条路都不能随便走,太乙是大罗之前的最后一境,也是最终升维,一步超脱的最终积累阶段,这个境界可以一直积累下去。

    若一直积累,又必定突破不了大罗,积累要深厚,但不可杂乱无章,任何事物都是贵精不贵多,正因为如此,虽然迈步便可积累底蕴,但他不敢动。

    有心栽花,寸步难行,而无心插柳,却前路无碍。本来只是临时起意的创功法,却因为这个念头和动作,意外地找到了太乙境界修行的方法。

    即便这个方法还仅仅是个模糊的影子,却也有了方向,静静体会着其中的因果牵连,东王公放空自我,彻底沉浸在了此刻莫名的道境中。

    他仍旧在一笔一画认真地书写着天地隐秘,每书写一次,莫名处萦绕的混沌状态便挤压一次大道雏形,每挤压一次,大道雏形便凝实一分。

    即使凝实的那一分很微弱,近乎不可见,但在这种近乎无尽循环中,大道雏形还是从花生米大小凝实成了黄豆大小。

    蜕变的瞬间,东王公陡然脱离了莫名的道境中,他的意识在一种莫名轨迹的牵引下,无限制地拔高着,与此同时,天地迅速在眼前变小。

    几乎眨眼间,天地变成了一块弹丸之地,再眨眼间,天地变成了一亩方圆的田地,继续眨眼,天地变得巴掌大小,最后一睁眼,天地变成了一个难以名状小点。

    小点唯一,小点真实,这是一种万法不侵万劫不磨的状态,也是一种超脱天地万物,自成一界的超然状态,这一点是一切的起点,包罗万象。

    即便不是第一次见识这个层次的玄妙,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震撼,修为越高,越震撼,在这种震撼中,几乎还来不及反应,东王公便脱离了思维拔高的状态回了神。

    回神的瞬间,他低头一看,手上一本写满文字的书册正泛着灵光,书上四个大字意境深远,带着一丝万劫不磨的气息,隽永不朽。

    东阳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