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2012,我的游戏时代 » 第四十二章 采访(上)

第四十二章 采访(上)

    “耗子,帮我跟苏瑾奕说一声,今天上午有事,迟点过去。”

    食堂里,赵新成吃着肉包,看了眼手机上的时间说道。

    “哦,那你去干啥。”

    王浩问道。

    “涟山日报的记者来采访我,8点30开始。”

    赵新成回答道。

    “有件事忘了跟你说,社长她说今天下午请大家喝奶茶,你到时候别忘了过来。”

    王浩提醒道。

    “呃,社长还真是大方啊。”

    赵新成感慨道,一杯奶茶8块多,社团里十几个人,这次运动会也就赚个2、300。但是有些东西不能单纯拿钱来算,至少这段经历还是挺有意思的。

    “你跟社长说一声,我已经订好奶茶了,钱也付了,别让她再下单了。她推辞的话,你就告诉她我钱多,富一代。”

    赵新成说着打开微信,找到学校旁奶茶店老板,发了条短信,然后转账了200。

    “对了,下午的时候,你去古茗奶茶店拿,就说是赵新成点的,我跟老板说好了。”

    “你咋有奶茶店老板的微信的?”

    王浩喝完最后一口豆浆,拿出纸巾擦了擦嘴。

    “如果从高一开始,你每天在周日上学前都在他那里点一杯奶茶,你也会有他的微信。”

    赵新成说道,至于他为什么爱喝奶茶,是被那个喜欢给粉丝画饼而不发专辑的奶茶伦影响的。

    ……

    “赵同学你好。”

    走进第二会议室,一个20多岁的女记者打招呼道。看她学气未脱的样子,应该刚毕业,可能还在实习期。

    “你好,叫我赵新成就行。请问怎么称呼你呢?”

    赵新成说道,和他想象中会有各种长枪短炮不同,来的只有一个记者,甚至摄影师都没有。不过桌上放着一副单反,还有一个录音设备。不过想想也是,毕竟涟山日报只是一个小县城的报刊。

    “我叫许晴。你介意我把我们的对话录音吗?”

    许晴调试了一下录音设备问道。

    “没事,等下就是你问问题,然后我回答?”

    赵新成坐在许晴旁,有些紧张。两世为人,这还是第一次被采访,他毕竟没有社交牛逼症。

    “嗯,我这里准备了几个问题,等下也可以说一点自己想说的,最好是学习和游戏这两方面的。”

    许晴说道。电子海洛因的说法在2000年由《光明日报》提出,此后这种言论便甚嚣尘上,在2008年张雅劲舞团事件出来后,公众对游戏的看法产生了更深的偏见。那段时间小学、初中的放电影活动,经常会有父母去黑网吧抓孩子的剧情。

    而且就算是现在,去网吧上网还是不需要身份证。如果赵新成没记错,那么在2014年的时候政府才加大对网吧的整治力度,到时候许多网吧纷纷倒闭。

    与70后不同,80后的一些家长因为经历过传奇、奇迹MU那个时代,他们对游戏的态度会更加开明。再过几年,等90后成为父母,70后成为爷爷奶奶辈后,游戏才被大众认可。

    2012年,正处于老一代与新一代的交接,也是人们对游戏看法转变的转折点。

    2002年,网络游戏的年收入仅有9至10亿;而今年的中国游戏市场的销售收入是602亿,等到2021年,这个数字会变成2965亿元!都说重生者最简单的暴富是买房,但是这是要资本的。对比游戏行业,房地产都涨的没这么快。最重要的,游戏行业是最能以小博大的。

    “你先问吧。”

    赵新成点点头,看到面前摆着一瓶农夫山泉,下意识地拿过来喝了一口。

    “赵同学你好,你现在是读高二对吧,你学习成绩怎么样呢?”

    许晴看着准备好的问题问道。

    “是的,我成绩的话不算好,年级排名700多吧。”

    赵新成有点尴尬地回道。为什么其他重生者的学习都那么好,而自己重生后除了记忆力变好一些外,不但没啥特异功能,还要重新练级啊。

    “高二年级是900多人吧,700多名是很差的成绩了,你为什么不把重心放到学习上,反而去做游戏呢。”

    许晴在笔记上记下了“年级700”这几个字后继续问道。

    “呃。”

    赵新成愣住了,第二个问题就这么尖锐吗?想了许久才开口:“我是一个学生,学习其实一直都是我的重点。我上课认真,不怎么开小差,作业也会按时完成(周末因为不可抗拒因素,偶尔需要外力的帮助)。我没把100%的时间投入到学习里,但至少也有80%吧。

    我能考上涟山二中,至少能证明我努力过。但是高中的节奏和初中不一样,它的知识点更多学习这个东西可能真的是要天赋,我属于没天赋的那种,在初三的时候,我从300名考到了100多名,中考刚好过线考到了这里。

    但是高中时第一次期中考,我的成绩只有800多名。我渐渐意识到了,能上这所高中的,他们的天赋或者努力水平和我差不多,而且大部分人都比我要厉害,我需要投入更多更多的时间才勉强能跟上他们。而且不是说我想学我就能学进去,我没有那种坐在课桌前就能自学一整个下午的能力,我会分心。”

    赵新成叹了口气,“而且你说的‘做游戏’其实不太准确,叫做创业比较合适。”

    “创业?”

    这个回答出乎了许晴的意料,让她愣了一下。

    “是的,做游戏和玩游戏是两回事。这应该算一个优点,我的目的性比较强。做(抄袭未来的)《2048》,是为了赚钱。”

    赵新成编道,顺便暗夸了一下自己。

    “那目前有盈利吗?”

    许晴在纸上写下这个问题。

    赵新成听后并没有说话,而是装逼地伸出手,比了一个5。

    “5万,这么多?”

    许晴见赵新成摇了摇头继续猜道。

    “5千,那也挺不错的。”

    “还不是?5百吗。”

    “5千万。”

    赵新成微笑着说道。这个数字是他上辈子都未曾触碰过的,此刻说出来,竟然有种莫名的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