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2012,我的游戏时代 » 第二十章 天才

第二十章 天才

    高中音乐课可能还没初中的来的专业。初中时还要学节拍、音符、气息。高中大部分时间就是跟着老师唱歌,每个人唱一句接力,然后老师点评一下。可能在高中老师眼里,有些东西初中学了就记住了吧。比如数学物理上的一点内容,老师会说“这些内容你们初中肯定学过了”。

    其实高中音乐课是有教材的,因为教育局宣传节省资源。所以从上一届开始,就用旧书了。也就是到了音乐教室才拿到教材,上完课就还回去。

    其实这挺好的,毕竟没有人会这么无聊,课后还去看音乐教材吧。

    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唱着歌,赵新成则是象征性地张着嘴巴。

    他在想自己的下一款游戏到底抄哪个比较好。

    摆在他眼前的有2款游戏,第一个是《别踩白块儿》(《钢琴块》),另外一个则是《不要停!八分音符酱》。

    这两个游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制作简单,都是大火的游戏。

    赵新成考虑了许久,大概3、4秒?然后就选择了《别踩白块儿》。

    原因其实很显而易见,论火爆程度,《别踩白块儿》更火。论游戏玩法,也是它更丰富,虽然后者更加魔性。

    在赵新成前世,《别踩白块儿》、《FlappyBird》、《2048》被称为2014年全球三大休闲游戏;登顶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免费榜榜首。

    上线一个月后,《别踩白块儿》就摘下冠全球游戏下载总榜(iOS+Android);在2014年6月的谷歌安卓开发者大会上,官方就拿《别踩白块儿》做了大会演示。

    虽然这款游戏只花费了陈鸿镇和另一个伙伴两天的时间开发,但这是真正的国产之光。

    在这款游戏之前,玩家听到的是《植物大战僵尸》是《水果忍者》是《滑雪大冒险》。而《别踩白块儿》以黑马之姿在数万手游中脱颖而出,为全世界的玩家所知晓。

    虽然制作简单,赵新成并不打算自己上手。等《2048》上线后赚点小钱,然后开个工作室,雇些员工来做。

    因为游戏虽然好做,但是游戏之后的运行、维护要付出更多的人力财力。要知道,赵新成现在的《2048》是没有服务器的,因为他没钱。

    等有钱了还要租服务器,设置全球玩家排行榜,每日登录领取撤销奖励之类。包括之后的《钢琴块》也是这样(为了不水字,后面就称《别踩白块儿》为《钢琴块》)。

    他还想自己弄个平台,毕竟现在安卓商店大部分是55分成,IOS商店则是64分成,开发者是6。IOS商店他是改变不了,但是他可以弄一个安卓的手游平台,以后做了端游,整一个互通的端游手游平台,加上玩家社区,岂不美哉。(这是对读者的画饼)

    “这位同学,别发呆了,到你了。”

    音乐老师蔡玲坐在钢琴前提醒道。

    “赵新成,老师喊你呢。”

    梁雨露轻声喊道。

    “哦哦,老师,哪一句?”

    赵新成一本正经的问道。引起了班上同学的哄笑声。

    “算了,下一个同学,就你来吧。”

    蔡玲对着梁雨露说道。

    梁雨露也没慌张,和上课开小差的某人不同,她可是很认真的。

    只是某些东西可能是真的要看天赋吧,梁雨露的歌声不说是美妙动听,至少也是五音不全了。

    “好,你的音准如果能再调整一下就好了。”

    为了不打击同学的自信,蔡玲委婉地表达道。

    “赵新成,我唱的有这么差劲吗?”

    梁雨露也不是白痴,看到老师有些扭曲的表情,还要一些同学的反应,她也能感受到自己唱的不好。

    “还好吧,我觉得还不错。”

    赵新成昧着良心说道。其实梁雨露是个音痴这件事,是班里的共识,但不知什么原因,大家都没戳破。梁雨露虽然觉得自己唱的不怎么好,但也觉得也没那么差。

    当然对于这件事,在毕业典礼结束的时候,班上的每个同学都得到了回报。赵新成还记得那天的天气很不错,7月稍微出头,阳光虽然很大,但是KTV的空调却很凉爽。那一天,可能这位学习委员性质不错,一连唱了3首歌。这也是赵新成第一次知道“魔音贯耳”的感受。

    音乐课一般都比下课铃声早两三分钟结束。

    “学校的元旦晚会应该就快开始上报项目了。如果你们班是唱歌、乐器演奏之类的节目,可以申请向我申请音乐教室。”

    下课前,蔡玲说着,看向陆朦。

    去年高二3班的表演项目是陆朦的钢琴独奏,虽然没有借音乐教室,但是当时用的钢琴是学校提供的。赵新成还记得她当时穿着白色的纱裙,戴着皇冠,黑色的长发如瀑般垂下,聚光灯打在她身上,梦幻一般。她坐在钢琴前,弹奏着久石让的天空之城。

    蔡玲其实很喜欢陆朦,她是艺术生,大学的专业方向就是钢琴。去年的元旦晚会她也在场,她从陆朦的钢琴中,感受到了她的技巧、情感,还有潜藏着的天赋。

    这是一个很俗套的故事。

    蔡玲无疑是个钢琴天才,她家是音乐世家,从小就接触各种乐器,包括钢琴,12岁时被浙音的教授(她爷爷的朋友)看重,收为了弟子。2005年,是她人生最绚烂的时刻,继2000年李某迪成为了华沙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冠军后。另一位中国人在第十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得了冠军。

    但是绚烂总是短暂,在她回国几个月后,出席一次表演晚会的路上,她出了车祸,伤到了2根手指。虽然后来做了牵引复位固定治疗,也能够弹奏钢琴。但是她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已经结束了。

    其实以她的资历条件还有家庭关系,在一个音乐学院当个讲师绝对没问题,甚至之后还能升至副教授、教授。但是她选择逃离自己的一切,从杭宁离开,来到涟山这个小县城,当了一个音乐老师。

    她从未和自己的过去和解,当她第一次知道原来学校里有这样的天才时,埋藏在心里的梦渐渐唤醒。

    可能天才总是偏执的,那天元旦晚会结束后,蔡玲找到陆朦的父亲陆泽丰,劝说他让陆朦走音乐道路,并让她当陆朦的老师。

    陆泽丰很意外,虽然他也是打算让陆朦艺考。但是他并不知道,原来自己的女儿有这么高的天赋。

    于是蔡玲成为了陆朦的第二个老师。之所以是“第二个”,因为蔡玲交的不是艺考的内容,而是真正的钢琴演奏。

    陆朦刚上高中时,陆泽丰便给她请了一个钢琴方向的艺考老师了。

    在学校里,陆朦不需要参加晚自习,而是去蔡玲那里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