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凌炎梦想记 » 长安

长安

    面对对方的冷嘲热讽,林应林脸上没有一丝波澜,反而是他身后的众将纷纷双手紧紧的握着,脸上都充满着愤怒,可是却都无可奈何。

    只因为这就是大周皇帝的长子,是杨贵妃所生的第一个孩子周煊。

    杨家,不仅是有着一个贵妃,更主要有着一位当世大儒,门生极广。并且杨家也是将门世家,三代都是朝中大将,掌握着十万大军的兵权。而这位大皇子周煊,不仅是身份尊贵,更重要的是他从小就喜欢习武,而且力大无穷,自身武力极其强悍,在杨家掌握的军中完全是以蛮横的武力征服的众将。

    所以人家有着足够高傲的资本,林应林身后的众将也只能自己和自己生闷气了。但是林应林刚收到是由大皇子周煊统领全军,知道这是皇帝和杨家对周煊的培养,可这毕竟是事关大几十万边关百姓的大事,怎么能让一个只有一身武力,毫无带兵经验的人来做三军的统帅。可是当林应林看到,周煊身旁那位年过六十的老将时,放心了。这位可是大周目前用兵最为保守谨慎的统帅,最擅长防守,更重要的是他就是杨老将军,周煊的亲外公,也是大周中除了皇帝以外唯一一个能彻底镇住周煊的人。

    有杨老将军在,这平原郡必不会有什么问题。

    “老将军安好”林应林看都没多看周煊“嗯,林帅辛苦了,老夫虽然不如当年但守着边境不失还是有把握的”杨老将军也没有什么客气的,毕竟林应林是支持皇后和三皇子周瑾,以及是和他斗了半辈子的梁裕一手提拔起来的人,而且还是现在大周王朝最能打的统帅。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但是也是知道这次原敬与林应林交手的全部过程,自认为换做是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去选择,做的更好。

    林应林拜别杨老将军后率军班师回朝。

    而周煊则一脸嫌弃的看着林应林他们说到“一个平江都守不住,还好意思比我拽”啪的一声,一皮鞭抽了过来“战局的汇报给你都看完了吗?如果是你能守得住吗?你能做的比他更好吗”一声声的质问,这位一向傲慢无礼的大皇子头也不敢抬,一言不发。周煊知道外公是真生气了,周煊虽然傲慢但是不傻,知道外公什么是真生气,什么是假生气,不敢再多言了。

    进入军营,这里有十万大军都是常年在杨老将军手下掌握的,还有五万是皇帝调配过来的。虽然名义上周煊是统帅,但实际排兵布阵的是杨老将军。老将军把兵力布置好后,带着周煊站在沙盘前,一点一点的询问着他这样布局的用意,以及如果出现敌情后,该怎样处理,如果敌军有什么变化,我们该怎么办去应对。极其耐心的教导这周煊对战场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方法和风险。或许杨老将军不是最好的统帅,但毫无疑问这绝对是一个极其合格的老师。看周煊的样子,他就知道现在说这些还没有太大的用,周煊领悟的也不是太多,只能以后一边作战一边教导,经历了实战,会让他记得更深刻一些。

    “你给我记住了,林应林虽然不看好你,但是他身上有太多你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时候他比我要强一些,你能在统兵上学到他一半的本事就行,更重要的是他对大周绝对没有私心”“我知道了”

    林应林率大军经过平原郡内地的时候,看着到处都是被破坏的房屋,以及空无一人的村子。心中不免自责,都是因为自己没能及时发现原敬的意图,才导致枉死了这么多的百姓。如果自己早一点发现清风口战场的细节,及时发现并派兵增援前锋营,那么郝明之和车洪柱他们也都不会战死,前锋营也不会全军覆没,更不会让原敬度过平江,令数十万百姓遭受战火的摧残。

    大军缓慢的离开了平原郡,在大道上正常行军的速度朝着大周王朝的都城长安靠近着。

    离长安越来越近了,所有人也都越来越激动了,在长安有家室的人,都期盼着能见到父母老婆孩子了,没有家室的也都期待着封赏和短暂休整过后的假期,回家探亲。

    之前林炜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在军中却一直都是非常严肃认真的样子,而现在终于离开了那个让人紧张的边关,也终于像一个孩子一样,开始玩闹和向凌炎述说着自己从前的样子和事情。他知道凌炎不是长安人,没有来过长安,在长安也没有去处,便开始向凌炎着重的讲起了长安的风景,以及自己家的情况,还特意邀请凌炎到长安后住在自己家里。

    毕竟在边关的时候,刚有一些和林炜差不多大的新兵补充进来,就会很快的在实战中死去,很少有人能像林炜和凌炎这样,从新兵就被调到前锋营,还能一步步的成长起来的,而且还和林炜这么聊得来的,也就只有凌炎一人了。况且在战场上林炜不止一次救过凌炎的命,然而凌炎也同样为林炜当过刀,不止是战友,更是兄弟。

    凌炎一路走来,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在平原郡的时候,极少见识城池,而这一次,跟随大军班师回朝了一路上也算是领略了大周王朝的北方了,很多巨大的城池也都看过了,但是这一次来到了大周王朝最大的城池,都城长安。

    距离长安还有二十里,在林炜的带领下,凌炎和林炜脱离了大军的队伍,来到了一个小山峰上远远看去。这里可以看见长安这个巨型城池的半个面貌,从南到北看不到头,从东到西也很难用眼睛去测量他的距离。完全无法想象这么大的城池是这么建造的,用了多少人。

    跟上大军的脚步,来到长安北门城外,城墙高二十米,宽十五米,别说冷兵器时代,就是放到现代用打炮也很难轰倒。有着九个门洞,第五个最高最大然后依次减小变窄,距离城墙一百米,有一个宽四十米深八米的护城河,每个门洞都放着不同形态的石狮子,威武至极,气势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