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在西京我收获了财富自由 » 第七十七章 观佛悟道

第七十七章 观佛悟道

    说到石窟,大部分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还有就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此并称为四大石窟。作为佛教文化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美轮美奂,闻名于世。

    其实我国石窟艺术宝藏何止于此,东汉时起佛教自丝绸之路一路东传,首先到的是XJ,然后到甘肃,又经山西大同来到中原地区。由南边朝一直到大唐时期,佛教成功地进行了传播,并且完成了佛教本土化改造,她不再是外来文化,而是成为了我国文化的一部分,与道家、儒家共同形成了儒释道为一体的国学体系,流传千年。

    四川古称益州,广元自古就是入川的重要通道。当年唐玄宗举倾国之力以宠杨贵妃及其家人,终于酿成大祸。“安史之乱”爆发,便再也顾不得皇家的体面,仓皇出逃,也是由广元入蜀的,这里是由陕入川的第一站。

    蓝色的吉普越野车从广元高速出口行驶出来,这是洛辰和馨儿出来的第三天了。在汉中他们逗留了两天,游了南湖和石门栈道,那是诸葛亮为了暗度陈仓而明修的栈道,虽然当时没用,但后来栈道还是派上用场了的。

    “洛辰哥哥,我要吃龙抄手!”一下高速,馨儿就兴奋地叫起来。

    在汉中,饮食文化已经明显有了川味,但到了这里才算真正的进入四川了。到这里一定要大快朵颐,吃不了麻辣的人会非常遗憾,少了体验本地风情的一个方式。人们感知世界无非是色声香味触,少一样都会是不完整的认知。

    “好啊,你不是查了攻略了吗。我们直接导航过去,我也快流口水了!”洛辰已经摆脱了纠结,两个人一路上说说笑笑开开心心,用馨儿的话就是认认真真地玩儿。

    吃完了麻辣鲜香的红油抄手,馨儿心满意足地抹抹嘴,“啊,真是太好吃了,四川人的生活实在是太安逸了。老话说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这里的生活太容易让人不思进取,安于享受了,嘻嘻。在这儿养老确实不错,洛辰哥哥,我们老了就来四川养老好不好?”

    “好是好,不过怕你到那个时候就吃不动了。”洛辰买了单,两人一边往外走着。

    “那也来,这里的人太会生活了,我喜欢这里的慢节奏。”

    “好,好,随你,反正你去哪里我都跟着。那现在去哪儿?”

    “千佛崖,出发!”蓝馨儿手一挥。

    广元城北四公里,嘉陵江东岸的金牛古道旁,有一处长388米,高45米的山崖,始于西魏,盛于大唐,止于清代,这里形成了九百五十余窟,多达七千余尊的摩崖石刻佛造像,佛龛层叠密布,极其雄伟。

    每人五十元购买了门票,洛辰和蓝馨儿来到了在石窟前,不禁感叹佛教艺术宝库之精美壮丽。

    “洛辰哥哥,我们先去大云窟,据说那里的弥勒佛也是按照武则天的样子雕刻的。”蓝馨儿来之前已经做了功课,查阅了千佛崖相关的资料。

    武则天作为女子能在男权社会登基称帝,自然会有诸多非议。当她得知《大云经》中有记载弥勒佛可以转世为女子,便在全国大为推广,遍修大云寺。

    广元是武则天的故乡,自然少不了。这里的大云寺中,弥勒佛便是坐落于主位的。可见当时大力推行佛教也是为统治者的需要。两个人边看边聊,对这里精美绝伦的佛造像震撼,不停赞叹,一路彳亍而行。

    “洛辰哥哥,你看看这有些佛像已经风化了。”

    洛辰顺着馨儿的指向看去。

    这里的石质并不如关中青石般坚硬,路旁几尊菩萨已经风化严重看不出面容了,一层层的石纹从佛像的身后一直蔓延过身体又连接至石壁上,看起来佛像好似从石头里刚刚显露出来,又像是要隐去一般。

    洛辰站在石窟前呆呆地站住,一动不动地看着,一句话也不说,陷入了沉思。馨儿看他这样子,静静的陪着他站着。

    “尘归尘土归土,一切来于自然又归于自然。”这时一位老者在一旁说道。

    洛辰馨儿两人回头一看,只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五六十岁的样子,穿着一件志愿者马甲,一只手拿着个捡垃圾的夹子,另一只手拎着个塑料袋里面有食物包装袋矿泉水瓶等东西,正在冲他们微笑。

    洛辰忙打招呼:“老先生您好!”

    老者点点头,说道:“年轻人,我看你若有所思,是有所感悟撒?”老者一口的川普。

    “老先生,您刚才说的是佛像还是指人的一生呢?”

    “那又有啥子区别呢?”老者反问。

    是啊,有什么区别呢?

    这里原本就是一块巨大的山崖,后来被人们在这里雕刻成了佛像,佛像原本就是石头,石头亦是佛像,从无中来,又归于虚无。

    人的一生何尝不是如此呢,自从呱呱坠地,便是向死而生,最终只不过化为尘土。

    那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人生如白驹过隙短短数十年,又给这世界留下什么呢?

    洛辰若有所思。

    你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吗?不能。

    如果不能的话,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就因为不能,我们无法掌控世界,无法掌控人生,人生才会多姿多彩。反过来想想如果能够完全掌控的话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那人来到这世上又是为了什么呢?”洛辰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询问老者。

    那老者面对奔腾的嘉陵江涛涛江水,吟出一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酌江月。”

    老者回头看了看洛辰,“那雄姿英发的周郎如今何在,那倾国倾城的大乔小乔又何在?菩萨又何在?佛祖又何在呢?”

    洛辰思有所得,“古人都已做了古。佛菩萨也不在这里,这里只是石头。但是就算佛像不再留存,菩萨救苦救难的悲悯和佛陀普渡众生的大愿却是不能消失的。”

    “那又在哪里嘞?”老者依旧笑吟吟的。

    “在天地间,在虚空中,在世人心里。”洛辰说道。

    “无处是,亦无处不是。”馨儿说,“天下万物皆源于有,有生于无。洛辰哥哥,我现在明白什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了。”

    “是的。执着于生死又如何得解脱。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能给后人留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精神财富,高贵的灵魂自然不会磨灭,精神的力量可以超越生死在后世闪光。”洛辰一把抓住蓝馨儿的手。

    “馨儿妹妹,我的心结终于打开了,世人皆有一死,爸爸的死就是他精神的闪光。爸爸他虽然不在了,但精神不会磨灭,而且我还活着,大壮也活着,他的精神,他的灵魂都会通过我们传承下去。”

    馨儿眼睛里闪着光,“太好了,洛辰哥哥,其实我爸一直就是这么说的,说咱爸是高尚的人,从而得到了永生。他还说哪一天你自己悟到了这一点,你就解脱出来了。大道至简,大道归一,佛家的利他,道家的无我,儒家的仁爱其实讲的都是一个道理,都是让我们顺应天道去做人做事。不就是爸爸妈妈从小教给我们的道理吗,只是我们长大之后把这些都给忘了。”

    “是啊,妈妈从小就教我做人做事只问对错,不计得失。我一直都是按照妈妈说的做的,对人不要有分别心。就像佛陀普渡众生,是没有区分的,在世人眼中的好人坏人在佛陀那里都是一样的。佛只是给我们讲因果,讲报应,种善因,得善果,可偏偏有人就不信。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菩萨畏因,世人畏果,却不知所有的果都是自己种下的。好人自有好报,坏人亦自会得到天道的惩罚。”

    二人说着,抬头去看刚才那位老者,只见他已转身离去,嘴里念道:“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那老者兀自转过山崖,倏地不见,好像从来没出现过似的。

    洛辰再转过身回头看馨儿,只觉得馨儿身后隐隐笼罩着一圈光晕,连面容也好像变了,变得圣洁慈祥,浑身散发着母性的光辉。在馨儿身上,洛辰看到了妈妈张舒云的影子,他不禁恍惚了。

    二人就这么站在嘉陵江边,看着涛涛江水滚滚东流,谁也不说话。

    这时候,太阳已经高高升起,照耀在千佛崖上,照耀在观佛的人身上,泛起一片金光,摩崖石刻的断崖上空一束光芒腾空而起,直冲斗牛,似有万丈之高,经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