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群星的荣光 » 第3章 兄弟,这玩意威力也太大了

第3章 兄弟,这玩意威力也太大了

    有了基础方案,整个战术研究室的工作快速展开。

    虽然说陈锋三人都是全面型人才,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六边形战士只有梅兰妮一个,爱德华的战术能力比他们要差,而陈锋则是在情报收集方面有短板。因此,最终的情况就是,爱德华出去搜集情报,然后将舰内报上来的各种情况交给陈锋,陈锋整合这些情报,拿出第一份初稿,然后由梅兰妮进一步审稿,提出意见后三个人进行一步讨论。

    在这种工作方式下,第三舰队战术研究室交给司令部的第一份成果,也就是全新的战术预案和第一阶段的训练计划火热出炉。

    “训练计划上没有什么问题,能详细说一下为什么会选择基于既有战术去进行改进吗?”负责对这份报告审阅的,是刚刚晋升至中将军衔的赫布。“我还以为你会直接拿出一套新的战术来的。”

    至于为什么他一个副总参谋长就是中将,那还不是因为第三舰队这次大规模扩编之后,为了匹配职务,谢尔盖,鸿上准和魏岩三人都已经正式升到了上将嘛。

    “报告副总参谋长阁下,经战术研究室的各位同僚研究认为,以既有战术预案,辅以军部幕僚会议给出的方案进行改进,由此得出新的战术预案这种方式是更符合我舰队现有情况的。”陈锋回答,“根据多次模拟推演,新编组模式下,既有战术预案的结合度依旧可以稳定在百分之七十左右,考虑到我舰队大部分官兵尚且处在和新装备的磨合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就过早地对战术预案进行大的改动甚至推到重来的话,会进一步的加重训练任务,我们认为是不合理的。”

    “嗯。”赫布点了点头,“很合理,我看了看,剩下的也没什么问题了,你们这一阶段的工作做得不错,继续努力。”

    “是,属下谨遵教诲。”陈锋敬了个礼,离开了。

    一个月后,按照陈锋的训练计划,第三舰队驶入了预计当做靶场的星系,准备展开为期一周的火力训练计划。

    “好家伙,柯涅恩这是下血本了啊。”之前一直忙着做战术预案的改进和订正训练计划,陈锋还没来得及细看新装备的详细参数。

    “那可不,这东西不出意外的话,是现阶段综合战斗能力最强的战列舰了。”梅兰妮端了杯咖啡过来,“我们国内也准备买上十艘验验货。”

    正如之前所述,双足火龙级是柯涅恩最新生产的多用途高速重型战列舰。光这个定位,就能说明很多问题。

    首先是多用途,要想保证多用途,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别的,而是航速。一般而言,海军的工作最重要的其实并不是主动出击,而是护航。而商船为了效率,航速一般都不会低于三级亚光速,绝大部分都是四级亚光速航速,超空间航行的速度也更快,因此一般负责护航的都是巡洋舰或者驱逐舰这种高航速战舰。

    而战列舰作为主力战舰,想要做到多用途,是很困难的。原因也很简单,战列舰的主要工作是扛线的时候提供足够的输出,这就意味着护盾发生器和武器会挤占相当大的舰体空间。战列舰又不是旗舰这种先堆装备再装壳的活奇观,为了能在民用船坞和造船厂里建造,战列舰的舰体空间有限,很多东西都是精打细算,螺蛳壳里做道场。

    诶,柯涅恩就真给你做到了。

    双足火龙级和之前柯涅恩的所有战舰都不同的一点就是,这船上所有的东西,没有例外,全是新款。

    之前柯涅恩为了保证销路,主打的是【通用性】,像勇气级和其后继战舰荣光级,其总零件数的百分之四十五,重要部件的百分之七十五都是通用的,尤其是动力炉,荣光级的方案是直接把勇气级的动力炉数量翻一倍,超空间引擎也是直接串联一个完事。这就直接挤占了大量的舰体空间。

    而双足火龙级就不一样了,这船和荣光级的零件通用率只有百分之十不到,并且重要部件的通用率直接是百分之零。其最大的亮点是动力炉和超空间引擎的设计,尤其是动力炉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输出动力足足提升了百分之二十,简直是他妈的工程学奇迹。而超空间引擎则是以百分之十五的体积提升,换来了百分之二十的性能提升。有这两样东西在,双足火龙级的体积只比最新的荣光Mk.4级大了百分之十不到,但是航速却从三级亚光速提升到了四级亚光速。

    并且,除此之外,通过更优秀的模块化设计,双足火龙级的自持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基本上每航行近两千光年才需要进行一次进港维护,这已经是巡洋舰的自持力水平了。

    换句话说,这船是完全可以胜任巡洋舰的长距离护航任务的。

    除去航速和自持力之外,作为战列舰,双足火龙级的防护水平和活力水平也是非常优秀的。

    虽然和荣光级那种护甲拉满的铁王八比,双足火龙级的总体护甲防护没那么强,但是其通过精妙的设计,实现了更好的等效防护效果。柯涅恩的舰船研究员发现战列舰再怎么样,也是舰首对敌的时候比舰身对敌的时候多。因此,通过将装甲进行重点布置,双足火龙级在重点部分,也就是一旦被击穿就大概率战沉部分的防护甚至比荣光级这种铁王八都强。

    装甲是特殊布置,护盾就是另一码事了,双足火龙级的护盾发生器可以说是现在全银河系独一档。因为这东西能实现在全面防御的情况下,在不影响整体护盾强度的情况下,随时进行区域性的护盾增强。

    这可是创造性的设计,要知道其他的护盾发生器一般都是通过牺牲整体护盾强度或者只产生部分位置的护盾来换取区域性的护盾强化效果。

    除去防护能力,双足火龙级的火力配置也堪称豪华。

    和晨曦当时对新式战舰展开研究时,重新选择了炮塔式设计一样,双足火龙级也采用了炮塔式设计。除了那门900米直径的质量光束发生器之外,其主要武装主要由纵列布置的四组四联装超大型光矛炮塔以及四组三联装重型宏炮组成。

    曾经战舰选择将光矛发生器和宏炮采取阵列式布置的原因很简单,提升投送效率。光矛激发的超高能粒子束的速度确实无限接近于光速,但是这东西全功率打一发就得充上好一阵的电。而宏炮,哪怕是最先进的宏炮发射器,这东西也只能把打出去的弹头加速到一级亚光速,更快的话,质量坍缩弹头会因为质能效应直接在舰体边上爆炸。一个充能慢,一个弹速不行,那咋办呢?

    答案是地球时期线列步兵的方案,也就是多段射击。也就是将光矛和宏炮阵列化,只要我时时刻刻都有光矛处于完全充能状态,那就等于光矛没有充能时间。而只要我的宏炮够多,那打出去的炮弹就够多,直接用数量去弥补速度劣势。

    而双足火龙级就不一样了,柯涅恩以永昼级那门主炮作为蓝本展开研究后,虽然没搞出来怎么在轴炮上使用这种技术,但是他们阴差阳错的完成了对那门两千二百米口径重炮的小型化工作,这就是安装在双足火龙级上面的超大型光矛。这玩意的威力比现在旗舰上装备的光矛威力还要大出百分之三十去,装在战列舰上去参与战列舰对轰那简直就是杀鸡非要用牛刀。

    说句难听的,一些落后的战列舰的轴炮可能都没这玩意威力大。

    至于为什么采用炮塔式设计,那还是因为永昼级那门主炮。柯涅恩人没法逆向出永昼级的转轮式快速再装填方案,但是他们一拍脑门,想到了另一种方案——

    ——地球时期坦克采用的自动装弹机。

    当然啊,光矛这东西是不需要炮弹的,但是这玩意激发需要能量,那这还不简单,人类在进入电气时代之后,就发明了一种叫做电池的东西,于是柯涅恩那边的战舰设计师大手一挥,直接把原本直连动力炉的光矛动力管线取消了,改用光矛专用电池给光矛发生器供能,一个发生器也不用能打多少,能打个三发就行,打完三发就退膛换下一个,以此来保证火力密度。

    最终的结果,就是双足火龙级上安装的四联装光矛炮塔。在测试中,这四座光矛炮塔打出了远超想象的输出能力,更关键的是,因为这东西本质是直接挂在战舰上的,没有能量管线连接,因此就算是炮塔被打掉了也不会像传统设计那样直接导致能量管线断路而影响全舰的战斗能力。

    而宏炮就很简单了,这玩意不是因为弹速慢所以打不中吗?那我直接提升火控雷达水平,并且给炮弹加装特制的导引头和推进器不就得了?

    至于什么多功能发射器啥的,这都是常规配置了,自然不必多言。至于舰载机,双足火龙级将舰载机数量进行了下调,单舰也就能搭载十二架舰载机,对于舰载机的要求并不高。柯涅恩本来想推销自己的舰载机来着,结果海博伦拿到数据一看,发现居然和之前他们卖给海博伦的舰载机没有什么性能差距,于是就没买。

    这就是双足火龙级战列舰,一款拥有着高航速,强火力,防护设计优秀的多用途高速重型战列舰。

    “战列舰分队准备,按照给定的射击参数,光矛瞄准——开火!”

    随着二十艘双足火龙级合计三百二十门光矛一齐怒吼,作为目标的一颗直径三十公里,足够灭绝恐龙三次的小行星直接被炸成了宇宙中的一团碎渣。

    “切换目标为目标2,宏炮准备——开火!”

    十秒后,一连串蓝紫色的光团在八光秒外的宇宙中炸开,那是质量坍缩弹头起爆引起的质量坍缩效应所产生的超引力子毁灭附近物质时引发的电子跃迁的激发光。

    “哇哦。”爱德华转过头,一边鼓掌一边对陈锋说,“兄弟,这玩意的威力也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