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群星的荣光 » 第1章 战术研究室

第1章 战术研究室

    一个月后。

    “第三舰队全体军官,欢迎晨曦共和国的梅兰妮观察员来我舰驻舰视察,大家鼓掌。”

    陈锋绷着脸憋着笑念出了上面的台词。

    距离他前往第三舰队报道,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只不过,和他想象的事务繁忙不同,这个月那确实是没什么事情做,一来,现在轮值的巡逻舰队是第一舰队,第三舰队处于战备值班状态,只需要保证日常训练即可。二来嘛,晨曦的军事观察员即将进入各舰队司令部驻留视察,因此各舰队的旗舰现在都在伯利恒驻泊,忙着处理舰队内的一些不规范情况呢,这些事情自然是舰队高层出面主抓,陈锋这种小虾米基本上就忙些简单的工作,三来就是,第三舰队这次还是有不小的任务,但是因为一些原因,直到今天才会揭晓,所以他一直不怎么忙。

    晨曦的军事观察团这次一共来了六个人,由晨曦方面的一位中将和准将带队,剩余四名就是普通的观察员,军衔基本都是高级尉官到低级校官。而晨曦要派人来的原因也很简单,两方在军事上的交流合作,确切的说是晨曦以军事上的帮扶作为交换,去换取海博伦的一些技术,在具体的交换内容方面,谈的不太妥。

    就算之前和晨曦交流过,魏岩和陈锋在汇报的时候话也说的很重,但是议会的政客依旧认为自己的军队很强,既然很强,那就不需要太多的帮助,所以不打算给出太多筹码,而晨曦人是真枪实弹的去接触过的,他们是很清楚海博伦的军队强度的,因此也是不肯让步。

    这也不知道是那个小天才提出来的让晨曦派军事观察员过来考察,并且口口声声说上次交流还是太短了,建议多过来观察一段时间。晨曦巴不得整点实际的证据去和海博伦方面的人打口水仗呢,因此答应的非常爽快,说派就派,你不是嫌俩礼拜短吗?那三个季度总够长了吧?

    当梅兰妮在来海博伦路上把这茬事跟陈锋一说的时候,陈锋人差点被那帮政客气晕过去。

    梅兰妮放下手里的行李,敬了个礼。

    “行了,大家都是熟人。”陈锋刚想和梅兰妮聊两句,魏岩就把他打断了,“梅兰妮上尉当年也是来舰队内交流过的,那么这次还是和以前一样,由我们的高级作战参谋陈锋少校负责接待您,怎么样?”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梅兰妮点了点头,“按照命令,我在贵舰队驻留期间,需要遵守贵军的军事条例,接受驻留部队的指挥,请参谋长阁下告知卑职的职务。”

    “这个稍后会另行通知,请入列。”

    “是。”梅兰妮敬了个军礼,走到了舰内女性军官队列的最后一位。

    “好,现在所有人都有,立正!”魏岩喊出口令,所有人立刻立正,“现在请司令官阁下发表我舰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

    站在一边的谢尔盖走了过来,点了点头。

    “请各位稍息。”惯常的开场白之后,谢尔盖打开了一份电子文件,“接上峰调令,我舰队将作为海博伦海军军改试点单位,进行编制上的重新调整,接下来,点到名的,请出列。”

    说完,谢尔盖站直了身子。

    “谢尔盖·格拉西莫夫。”系统的点名声响起。

    “到。”谢尔盖立正站好。

    “根据文件,任命你为第三舰队司令。”

    “是。”谢尔盖敬了个礼,放下手去。

    系统的点名还在继续,鸿上准依旧是第三舰队副司令,魏岩依旧是总参谋长。

    但是,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这次军改实际上和陈锋脱不了干系,实习的时候,陈锋在向军部做汇报时,提出了自己对海博伦现有的几大舰队进行编制上调整的一些想法。并且在后来和雷比尔的交流中,将这些想法具象化为了尚处于雏形中的军改方案。

    雷比尔就算老了,但是在这方面的判断和思路还是极其明确的,并且他手下也有足够优秀的幕僚团队,因此很快就把陈锋的想法做成了一套足以通过可行性验证,准备进入军队内展开试点工作的方案。

    之前陈锋提出的思路主要有三点,第一,取消现有舰队的五个分舰队的编制并进行重新规划,通过补充战舰数量来使得整个舰队形成司令部-高级战斗群-次级战斗群的编组模式,以提高对不同环境的有机应对能力。第二,指挥层级优化,通过对指挥层级的重新编组,提高舰队的指挥作战效率。第三,优化舰队舰船指挥链路系统,将旗舰的指挥链路下放到主力作战舰艇而非原本的仅下放至分舰队旗舰,进一步放大旗舰强战场感知力的优势。

    这个军改计划什么都好,唯一的问题就是得增加军费。好在现在海博伦方面为了能让自己手里那些技术专利多换点经济方面的原著,很大方的把总国防支出提升到了一千二百亿能量币,其中军费占比百分之八十五,比以前翻了三倍还多。

    有了钱,雷比尔自然是要提升舰队军力的,那提升军力的方法无非是自己造或者买呗。

    只不过,有的时候有的东西你确实买不起也造不起,比如说,旗舰。这倒不是没人卖,而是买不起。旗舰这东西光造价就在两千亿能量币以上,哪怕只有百分之十的毛利,单艘的售价也得要两千二百亿。只不过晨曦方面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决定以一个极其优惠的价格给海博伦的四艘旗舰进行一个大幅度升级。

    经过一年的升级改装,极昼级旗舰以牺牲了百分之十五的舰内非作战面积为代价,不仅光矛阵列和宏炮换成了晨曦生产的最新型号,威力还提升了很大一部分。主炮的高能粒子流激发器也通过和晨曦方面技术人员的攻关得到了改进。除此之外,极昼级还换装了和永昼级同款的动力炉,护甲,能量护盾发生器,只不过舰体规模终究没法进行修改,因此动力炉数量是赶不上永昼级的,所以能负载的的这些东西数量都不多,唯一能和永昼级看齐的只有全新的只有新的战场感知组件。

    总之,虽然性能还是和永昼级这种当代最强有不小差距,但是性能已经和以前算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当然,晨曦在这次改造中并非没有收获。要知道原本对旗舰进行大规模改造的工程,工期一般都在十八个月以上。但是海博伦作为技术型国家,工业整体上可能差,但是技术上那确实是先进的。随着项目的展开,晨曦方面很快就发现这次改造计划推进的速度相当之快,最终只花了十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这是因为海博伦方面的造舰工厂的智能化程度在整个银河系都算得上是最先进的一批,海博伦的每个造舰工程师都能调度数以百计的智能助手对舰船进行不分昼夜的高速加工,并且精度还很高。其工程师们的设计与创新能力也很强,比起他们也差不到那去。唯一遗憾的是,海博伦全国加上附近国家所有的军用和民用的订单加一块,都只供得起这一个大型造舰厂。

    这也不是海博伦不想,作为原本蛇眼帝国方面四个主要科研星域里最发达的一个,在独立后海博伦的问题从来都不是技术够不够先进,而是作为一个独立国家,他的资源有没有能力去支持他把技术变现或者继续发展技术。在这个纷乱的大环境下,海博伦人不是没想过技术变现,但是在先期通过一些技术换来资金和资源之后,他们发现一个尴尬的事实——换来的钱和窟窿比,比不上。

    海博伦之前是个纯技术星域,那不光是一丁点工业都没,连资源星球都没有,在蛇眼的时候就全靠蛇眼其他星域供血。这要不是边境星域基本上独立完了,海博伦通向蛇眼的生命线被这堆独立出来的国家截断,那他还不可能抱上晨曦的大粗腿独立呢。

    这还是当年晨曦抬了一手,在海博伦建国的时候又是工业设备又是无息贷款的支援了一大堆东西,要不然海博伦在建国的时候就亡国了。最后靠着技术换钱钱换工业,再加上又被周围的国家打了几次,跌跌撞撞之下,海博伦直到三十年前才勉强靠着终于有所起色的国家财政和技术抵押还清了柯涅恩和晨曦的贷款。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海博伦这种国家,你要发展就需要资金和资源,而资金本身就基于资源。问题是现在整个银河系打了几千年的仗了,对暗域的再开发是非常缓慢的。各国的资源供给自己就快到极限了,想要出口那就得拿大价钱来买。对海博伦这种国家而言,想要进一步发展那可真是比登天还难。

    言归正传,随着改造计划结束,晨曦这边工程师团队的领导人在道别晚宴上就差腆着张脸要技术了。而在左派的据理力争之下,海博伦方面也作为合作的诚意展示,带着一些技术前往了晨曦。

    除去旗舰,战列舰方面,海博伦经过多方对比,同意了柯涅恩方面的方案。该方案的优势是柯涅恩方面会以出厂价40%的价格对海博伦联邦海军现役的二十艘荣光级战列舰进行回购,且战舰的售价打了个九折。作为代价,海博伦联邦必须购买回购数量一点五倍以上的双足火龙级战列舰。

    双足火龙级战列舰是柯涅恩方面最新设计建造的一型多用途重型高速战列舰。其设计特点是高度均衡的火力和防护配置,比起笨重的荣光级,双足火龙级的亚光速航速也达到了四级亚光速,并且,得益于新式的动力炉,在常规武装水平和荣光级同级的前提下,双足火龙级又把轴炮安回来了,因此火力打击能力要比荣光级更上一层楼。

    而柯涅恩心里也是有小算盘的,他们的环境风险评测机构早就把边缘星域标记为高危区域,而对武器装备而言,最好的广告就是战场。和设计具备独特性且经过实战验证的荣光级比,双足火龙级设计上更传统,并且定价上也没有优势,因此在多方推销之后一直没有打开销路。现在正好瞌睡碰上枕头,于是拼着少赚点也要把手里这批双足火龙级卖出去。

    海博伦方面也是狮子大开口,一口气就买了四十艘,不仅这样,双方还签订了以一期计划作为基准,开展二期购买计划的意向协议。雷比尔心里也知道未来可能不怎么太平,一旦有个战争状态,真打起来战列舰就是消耗品,趁着现在有优惠,能多买点是买点。

    巡洋舰和驱逐舰方面,海博伦方面计算过自己的造舰能力之后,没有选择外购,而是对现有的设计,也就是现役的季风Mk.7级巡洋舰和暴雨Mk.5级驱逐舰进行改进,提升火力和防护能力后自行生产建造。这一造舰计划在一个月前刚刚完成,所有的新造军舰已经入役进行训练。

    在购买和建造了大量战舰之后,雷比尔就面临一个抉择,那就是将新战舰平均分配到各舰队中还是先集中起来,打造一支拳头舰队。正好当时军改计划在议会得到了通过,需要一个舰队进行试点,再加上陈锋也决定下一线,因此雷比尔就选择了后者,并且因为陈锋很早就决定了前往第三舰队,所以第三舰队就成了那个幸运儿。

    现在的第三舰队是整个海博伦当之无愧的最强舰队,下辖极昼Mk.2级型旗舰一艘,双足火龙级战列舰20艘,36艘季风Mk.8级巡洋舰以及64艘暴雨Mk.6级驱逐舰。根据军改计划,这121艘战舰被分为三个高级战斗群以及九个低级战斗群,三个高级战斗群中,旗舰所在的战斗群作为司令部战斗群。其配置分别为:

    司令部战斗群:旗舰1艘+战列舰5艘+8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

    高级战斗群:战列舰3艘+5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

    低级战斗群:战列舰1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五艘。

    这个配置看似和当年的分舰队思路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军改的指挥层级调整之后,除去司令部战斗群之外,各级战斗群不单独设司令部,仅设置前敌指挥部,换句话说,司令部对战场的掌控程度非常高。而在这个前提下,所有的战斗群在作战时,不分规模,以战列舰或者旗舰作为核心节点,可以进行任意级别的拆分重组。

    形象一点讲就是,以前的分舰队是狼群模式的话,现在的舰队模式就是变形金刚,还是能分离合体变形的那种。

    第三舰队的点名还在继续,在军改中,因为司令部结构改组,因此这部分人员的任命变动是最大的。

    原来的作战部,后勤部,情报部以及航行部四部取消,增设一名副总参谋长以及三名首席参谋。第三舰队的副总参谋长由赫布担任,其余三名首席参谋则是原后勤部,情报部以及航行部的部长。其余的参谋人员被统一归在整个参谋部下的各个办公室进行工作。但是,唯独漏过了陈锋。

    “陈锋少校!”

    “到!”陈锋前踏一步。

    “根据文件,现任命你为第三舰队参谋部战术研究室主任。”

    “是。”陈锋走向前面,站在魏岩身后左手边第二排的位置,就在赫布身后。

    “梅兰妮·格林希尔上尉!”

    “到!”梅兰妮出列。

    “根据文件,现任命你为第三舰队参谋部战术研究室特邀高级参谋。”

    “是。”梅兰妮也走向前来,站在陈锋身后。

    “爱德华·马瑟纳斯上尉!”

    “到!”远在原第二分舰队部分的爱德华被点了出来。

    “根据文件,现任命你为第三舰队参谋部战术研究室高级参谋。”

    “是。”爱德华回答完之后,也是走到陈锋背后。

    “司令部的人事变动到此为止。”舰队系统的声音响起,“按照训练计划,本舰队将于三天后启航,正式开始新编制下的训练工作,请各位注意,现在解散。”

    “好嘛,合着咱们仨这是凑一块了。”军官休息室内,爱德华锤了陈锋肩膀一下,“老实交代,你是不是早知道了?”

    陈锋没接话,事实上现在他脑子是有那么一点被喜悦和惊讶冲宕机的感觉的。

    “行了我的陈主任,别墨迹了。”爱德华撇了撇嘴,“不说别的,咱们既然是【战术研究室】,那是不是该先找到咱们的办公室啊?要不然明天都不知道在哪干活诶。”

    “有道理。”梅兰妮点了点头。

    “也是。”陈锋点了点头,“我看看……”

    说着,他脚就往门口迈。

    一看陈锋这个木头想逃避,爱德华觉得自己得阻止他这种懦夫行为。你喜欢的女人就在你面前站着呢,然后你跑出去算几个意思啊?

    “哎哎哎哎,你还是先把梅兰妮小姐送到她宿舍去吧,这地方我来找。”

    说完,爱德华直接把陈锋按在了沙发上,自己走了出去。

    “你愣着干嘛?”梅兰妮被呆在那的陈锋给整乐了。

    “我……你……啊呸。”被雷比尔的安排冲昏了头脑,陈锋的语言能力都快宕机了,在那支支吾吾了老半天,蹦出来一句话。

    “好久不见,你还好吧?”

    “噫,俗套。”梅兰妮叹了口气,站起身来。

    这男人怎么就不知道主动点呢?

    “这么久不见,好歹拥抱一下吧?”

    她张开双臂,陈锋站起身来,一把抱住了梅兰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