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时代突击 » 第二百四十章 试金石

第二百四十章 试金石

    原来自从林翰飞到达广西,给老妈挂完那个电话后,从此便杳无音讯。面对给儿子发短信不回、打电话关机的非正常状态,林翰飞的老妈焦急万分,只好打424寝室的座机。

    当时正值放暑假,寝室里除了老大因为家太远留在学校外,其余几个早就回家了。而老大白天在外面考驾照、上考研辅导班,寝室里根本没人接电话。

    林翰飞的老妈一遍一遍地打,从白天打到晚上,好不容易晚上有人接,却得知儿子根本就不在学校。

    林翰飞老妈的脑袋“嗡”地一下炸了,她当即在电话里哭起来。

    老大一听她哭了,顿时感觉事情不妙。他在电话里安慰了林翰飞的老妈一番,叫她不要担心,说以前班里也出现过这种情况,有的人放假和同学去外地玩,正好手机坏了,一连好几天电话打不通。老大让林翰飞的老妈等他几分钟,他先问问别的同学,然后给她回电话。

    挂掉电话以后,老大马上给室友们打电话,问他们知不知道林翰飞干嘛去了。

    他先给杜辉打,杜辉一听,立马意识到事态严重:“草,我就知道这小子去广西就没有什么好事儿!行了,你也别给别人打了,我给学院打个电话吧!”

    说完他就给导员徐威致了一电。

    徐威接到杜辉的电话后吃了一惊,问明情况后马上报了警。滨江警方根据杜辉他们提供的线索,马上联系了钦州警方,并派出一名警察到钦州协助找人。徐威和那名警察一道连夜踏上了南下广西的列车。

    尽管知道了林翰飞所在的城市,但偌大一个钦州,要找一个人真如大海捞针一般。徐威推测,林翰飞八成是掉进了传销窝点。因为就在前段时间,化工学院的一名男生失联,这名学生就是被人拐进了传销组织。

    比林翰飞情况糟糕的是,刚开始没有一个同学知道化工学院这名学生去了那里,而且失踪的时间远比林翰飞长。

    化工学院的导员费尽周折,终于在警方的协助下,在湖南怀化找到了他。

    那是在怀化的一片旧居民区里,整个居民区都被传销组织控制,成员上万人。化工学院的导员在当地警察的带领下进入居民区,立马被几千人围在当中。任警察如何警告,甚至枪都掏出来了,这些人就像没听见一样,将他们围得更紧了。

    化工学院的导员当时就吓尿了,还好有一名经验丰富的老警察,和传销带头的说明了情况,说他们只是来找一个人,不是来查封的,现场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才得以缓解。

    紧接着,那名男生被人从人群里带了出来。化工学院的导员本以为那名学生见到他,会如同得到大赦般地跟他回去,可是没想到那名学生竟对导员一顿叱骂,说导员妨碍了他发财致富,死乞白赖要留在传销窝点。

    刚到钦州的那几天,徐威每天都提心吊胆的。他渴盼着能早日得到林翰飞的消息,但一想到自己极有可能遭遇化工学院导员的险境,就不寒而栗。那位化工学院同行讲述事件经过时那心有余悸的表情,至今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他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死亡的威胁。

    就在他忐忑不安时,忽然接到当地警方的通知,说人找到了,刚从传销窝点跑出来。

    徐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敢相信人竟然能如此顺利地找到——因为化工学院的那名导员从到达怀化,到找到那名学生,用了整整一个月时间,而他到达钦州还不到一周。而且让徐威高兴的是,林翰飞还不用他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虎穴去找,自己就送上门来了。

    对此事将信将疑的徐威坐着警车来到林翰飞所在的派出所。没见到林翰飞之前,他还怕警察认错了人,结果一看,一点没错,货真价实的林翰飞。而且让徐威高兴的是,林翰飞并没有被传销组织洗脑,除了人瘦了一圈,一切正常。

    徐威语重心长道:“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儿,不要幻想着一夜暴富。以后凡事留个心眼,现在社会上针对大学生的骗子太多了!”

    林翰飞听徐威这么一说,怔了一怔,原来导员已经知道了。一想起自己堂堂一个关中汉子,一个自诩社会经验十足的男人,竟然被骗进了传销,林翰飞顿觉羞愤难当。

    徐威看出了他的心思,微笑道:“不要太纠结于这件事儿了,吃一堑,长一智,这也算是丰富了你的社会经验。”

    警方在林翰飞逃跑的当天,查封了那座居民楼,带走了全部骨干成员,并将挎包交还了林翰飞。由于距离开学还有半个多月时间,林翰飞决定先回趟家。徐威亲自送他回家,然后从陕西回了学校。这让林翰飞大受感动,所以刚一开学,林翰飞就拉着一再婉拒的徐威去了校门口的饭店,一定要请他吃饭。

    听完杜辉的讲述,陆海晨唏嘘不已。

    杜辉道:“我早就告诉这小子做事悠着点儿,成天祸祸小姑娘,早晚有一天得折进去。我说啥来着,他这次栽了吧?差点把自己搭进去!不过所幸人没啥事。这样也好,让他有个教训。”

    李健颇为惋惜地叹口气道:“唉!我还等着他发达了,兄弟我沾个光呢!”

    杜辉道:“我劝你趁早断了这种念想吧!咱们学工科的脑子都不灵光,包括小林子在内,想靠着做买卖、混社会来发家致富的事儿,想都不要想。别看小林子在学校里很吃得开,但他那点道行拿到社会上就是小儿科。咱学工科的只能靠技术吃饭,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趁早不要幻想一夜暴富那种事儿。”

    杜辉喝了一口水,继续道:“现在船市一年比一年火爆,咱们学船的毕业三四年,年薪轻松过十万,再想多挣,那就看个人的努力了。咱们如果做技术,将来是越老越值钱。上个学期我听结构力学的老师讲,上海的一个船厂有一个老头,研究员级别的高工,被一家民企挖走,年薪三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