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禁地 » 第19章 深陷绝境

第19章 深陷绝境

    (1)

    元上都遗址在内蒙古美丽富饶的金莲川草原上,金莲川得名于当地美丽的金莲花。金莲川草原位于滦河上游的上都河两岸,每到盛夏时节,碧绿的金莲川草地像一片铺满艳丽绒毯、一缆无垠的大地,马群、牛群、羊群像飘过的彩云,冒着缕缕炊烟的雪白蒙古包衬托在蓝天白云下分外妖娆。金雕翱翔于天空,百灵鸟歌唱于原野,坦荡如砥的金莲川开满色泽澜然的金莲花,景色美丽壮观。

    金莲花,花色绚丽,至秋天而不落,结子如粟米,瘦尖而长,或五尖,或七尖,性寒凉,佐茗饮之,可疗炎疾。金莲花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盛开于塞北的草原。

    金莲川草原是一块风水宝地,历史上曾有不少帝王将相为之倾倒,金莲川在重山之北,地积阴冷,气候殊异,中夏降霜,一日之间寒暑交至,是避暑的好地方。

    1251年,蒙古帝国监国拖雷的长子蒙哥即帝位后,次子忽必烈以皇弟之亲,受任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于是驻帐金莲川,征天下名士,建立了蒙元史上有名的“金莲川幕府”。

    被召入金莲川幕府的能人志士,可以考证的就有六十余人。这些聚集在忽必烈周围的学者、谋士,有的独具一技之长,有的是战功卓著的勇将,组成了文武兼备的政治集团。金莲川幕府的建立,对忽必烈治理汉地乃至统一全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两都的设计和建造者刘秉忠就是这个时候被招募到忽必烈身边。

    刘秉忠祖籍邢台,尤精于易经,至于天文地理律历、奇门遁甲之术无不精通。他曾任邢台节度府令史,适逢乱世,心怀鸿鹄之志的刘秉忠学习三国时的孔明,“大丈夫怀才不遇,应当隐居起来寻找机会。”

    刘秉忠辞官后隐居武安山作了一名修行的道士,几年后,天宁寺高僧虚照禅师听说刘秉忠是个人才,派弟子请他下山,于是刘秉忠在天宁寺当了和尚,做了虚照的徒弟,法号子聪。

    其实不论是做道士还是和尚,对于刘秉忠来说,出家是假,寻求施展抱负的机会是真。师徒二人游历到山西大同,发现南堂寺是个好地方,就暂时居留下来。此后不久,高僧海云禅师奉召前往和林漠北王府觐见忽必烈,路过大同,听说刘秉忠博才多学,邀其同行。有机会接近蒙古亲王,刘秉忠自然很高兴地答应了。

    在与忽必烈的交谈中,刘秉忠论天下事如指诸掌,忽必烈大为赏识,于是把刘秉忠留在幕府,参与军政大事,并令其还俗,赐名秉忠。和林之行,刘秉忠得遇明主,自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蒙古帝国的命运。

    不到半夜十二点,徐雯就驾车驶入了内蒙古境内,出了北京市区后,车上的三个人就基本没有再说话。

    徐雯集中精力驾驶着越野车,一直以每小时一百公里的速度疾驰,不敢有丝毫的分神。而姜无为和额尔德木教授似乎都在思考着到达上都遗址后如何寻找到线索,所以俩人也沉思不语。

    越野车进入正蓝旗地界后不久,额尔德木教授突然打破了车内的寂静,他向前探了探身体,对坐在前排副座上的姜无为说:“姜博士,我仔细地考虑了一番,元上都的五行之镇与北京城的可能不同,除了中央戊巳土在城内的中轴线上,其它四镇很可能不在遗址内。”

    找不到五行之镇,就无法破解大禁地的秘密,姜无为急忙回过头来看着额尔德木教授问:“呃,那会在什么地方?”

    额尔德木教授沉思了片刻说:“上都遗址除了城墙保存相对完好外,城内的建筑上层几乎是荡然无存,多数建筑物只有地基还在。根据我的判断,中央戊巳土应该是穆清阁,穆清阁是上都城中轴线上最大的高台建筑,也是现存最高大的夯土砖石结构的建筑台基。考古发现,穆清阁现存台基垂直高度约8米,南北宽67米、东西长137米,所以刘秉忠很可能就是将穆清阁作为土镇。”

    “很有可能。”姜无为也赞同额尔德木的判断,他随即又问:“那教授认为金木水火这四镇不在城内会在什么地方?”

    “根据以往的考察,在遗址内我没有发现与金木水火这四属性相关的建筑遗迹,所以我考虑这四镇很可能在上都城外的四座山,或者说刘秉忠就是把城外的四座山作为了镇城之宝。”

    “把四座山作为镇城之宝!”

    姜无为对这个推测感到很意外,因为北京城的镇城之宝都是人为设置的,如果是四座山显然与他前面的思路不符,不过他知道额尔德木不会随便做出这样的判断,急忙问:“教授是根据什么来做出的这个推测?”

    额尔德木教授没有直接回答姜无为的问题,他缓缓地说:“刚才提到的穆清阁,几年前在挖掘清理发现,穆清阁兴建于湖泊沼泽区,当时修建时,首先是排干湖泊积水,用木桩封堵水源,再用碎石填充加固,才开始起建穆清阁台基,台基部分为石条作底衬,四周起砖墙,中部填充夯土。所以当地有个传说,上都地下原来是大海,海中有龙,所以上都地区常有水患,为了避免这条龙作孽,刘秉忠建城时立了一根高数十丈的铁幡竿,用来镇龙。这根铁幡竿就立在元上都的西山上,所以这座山又叫铁幡竿山,而且几年前在西山哈达台上发现了一块2米多长的石条,据说就是插铁幡竿的座基……”

    “西方庚辛金,铁幡竿山作为五行中的金有这种可能,而且这个传说也与镇城之宝的作用相符合。”姜无为赞同地说。

    “准确地说铁幡竿山是位于上都城的西北角……”额尔德木边说边拿起放在放在旁边座位上的北京地图,指着姜无为标出的那条斜线说:“所在的位置与北京城五镇中的大钟寺基本一致。”

    “呃,铁幡竿山也是位于土镇的西北方位?”姜无为惊讶地问,他意识到如果这一点与北京城镇城之宝的位置相符合,那么很可能就是他们所要寻找的线索。

    嗯,额尔德木应了一声,随即接着说:“在上都城北三公里处有一座卧龙山,这座山与西北的铁幡竿山之间有宽约一公里的出口,这里有一道古拦洪坝遗迹。坝西头留溢洪口,下接溢洪渠,南流滦河。这是元代著名水利学家郭守敬负责设计修建的,这条渠又叫铁幡竿渠,主要是为了防止从铁幡竿山河城北卧龙山上流淌下来的洪水危害上都城,所以城北的这条铁幡竿渠应该为水镇。”

    “不错,这与五行之镇也非常吻合。”姜无为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说:“我也听说过郭守敬在漠北修建的这项水利工程,而且北京城神木场附近的那条通惠河也是他设计开挖的,这一切显然都是有联系的。”

    徐雯边开车边留心俩人的谈话,听到这里,徐雯心想这还没到上都遗址,就发现了重要线索,看来大禁地的秘密很快就要解开了,于是迫不及待地问:“教授,还有火镇和木镇在什么地方?”

    “上都东南七公里有一座险要陡直的山峰,现在叫砧子山,在元代叫尖山,山峰周围有一大片古松林,当时的上都居民就是从这片森林砍伐松柴,作为日常生活的燃料。东方甲乙木,这里应该就是上都五行之镇的东方木。而南方丙丁火则在上都正南十多公里外的南屏山上……”

    “南屏山!”不等额尔德木教授说完,姜无为就吃惊地脱口而出,“是不是刘秉忠去世的南屏山?”

    “不错正是这座山,在秀丽奇峻的南屏山上有一座非常巨大的烽火台,是刘秉忠在建设上都时一同修建的,所以我判断南屏山很可能为上都的火镇。”

    听额尔德木说到这里,姜无为紧皱眉头沉思了一会,然后自言自语地说:“烽火台应该是最好的火镇了,就是不知道南屏山上的烽火台是否在连接两都的这条中轴线上,如果刚好坐落在中轴线上,隐藏在上都的秘密很快就会被解开……”

    姜无为话音刚落,徐雯看了一眼导航,忽然发现很快就要达到南屏山附近了,急忙说:“再有几公里咱们就到达南屏山了,这条公路刚好从山脚下经过。”

    姜无为回头问额尔德木,“教授是否知道烽火台在南屏山的什么地方?”

    “知道……”

    额尔德木教授点了一下头,轻声说:“这座山我曾经登过多次,南屏山虽然海拔不是很高,但是风景秀丽,我登南屏山也是为了寻找刘秉忠的足迹……”

    不等额尔德木说完,姜无为急忙对徐雯说:“先去南屏山,测定一下山上的烽火台是否在中轴线上。”

    (2)

    十分钟后,丰田越野车就在山脚下的一处不大的场地停下来,姜无为抢先跳下车,湿润的空气带着山野的清香扑面而来,令人清心爽朗,驱散了长途奔波的劳困。

    抬头望着面前黑黝黝的山峦,茫茫的夜色下只能看出山的轮廓来,望上去整座山仿佛是一头卧在地上的牛,山梁上好像很平顺,并没有突出的高峰。

    额尔德木教授下车后辨别了一下大致方位,然后走到姜无为身边,指着山梁前部说:“烽火台就在那个地方,现在是晚上看不出来,如果是在白天能看到那里非常险要。”

    姜无为看着额尔德木手指的方向问:“爬上去大约要多长时间?”

    “至少要一个钟头。”

    姜无为从裤兜里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接近十二点半了,自言自语地说:“咱们动作必须要快,争取在凌晨两点钟前下来。”

    这时徐雯也下了车,她走到车尾,打开车后门,从勤务送来的装备箱内取出GPS定位仪,还有一只强光手电和两个夜视护目镜。当时没有想到额尔德木教授跟随,所以只准备了两个。这种先进的夜视护目镜带有热探测功能,能够在各种天气情况下于夜间看到有热特征的生物或是物体,在300米内可以达到有50%的分辨能力。

    徐雯把强光手电递给额尔德木教授,对他说:“教授需要在前面领路,您就用手电吧。”随后把一个夜视护目镜递给姜无为,自己戴上另外一个。

    额尔德木教授接过强光手电后,照了照前面上山的路,然后对俩人说:“咱们从小路上去吧,可以节省一些时间。”

    “可以,就以教授的意见,越快越好。”徐雯符合着说。

    “那好,跟我来吧。”说着话额尔德木教授在前面领着向山坡上的树林走去。

    走进树林后,立刻感到一阵凉意,气温骤然降低了好几度,姜无为忍不住打了寒战,他身上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运动衣,这还是下午跟巴阿茹娜一起在购物中心换上的。

    树林中漆黑一片,强光手电的光束似乎也被黑暗吞噬了,只能照亮前面一点点,额尔德木拿着手电走在前面,他的身后依然很黑,周围形状怪异的松树,看上去像是一群张牙舞爪地鬼影,令人不觉产生恐惧感。

    姜无为向旁边闪了一下身体,示意徐雯走在他前面,在姜无为的意识中徐雯是个女人,并没有把她看成警察,所以本能地做出保护她的行为。徐雯能体会到姜无为的关照,她没有拒绝,说了一声谢谢,急忙向前跟在额尔德木教授的身后。

    有时装成弱者受到别人的保护是一种幸福的感觉,特别是女人,再强的女性内心深处也有渴望男人保护的愿望,事实上这并不是安全的需要,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需求。

    额尔德木教授对这里的地形似乎非常熟悉,在前面领着俩人沿着树林间的羊肠小路转来转去,不到半个钟头就爬到了半山腰。额尔德木教授在一处凸起的巨石边停下脚步,歇息一下,喘几口气,年过六十的人,体力明显不行了,额尔德木已经是大汗淋漓。

    额尔德木教授用手电照射着旁边树林,气喘喘地对俩人说:“你们看那边树林中有一处院落,那里原来就是刘秉忠在山上盖的房子,不过他当时居住的精舍小屋早就没有了,这些是后人给他重新盖的。”

    在强光手电光束的照射下,影影绰绰能看到有屋顶在摇曳的枝叶中时隐时现。姜无为喘了一口气,然后问:“这么说那里应该是刘秉忠去世的地方了?”

    “不错,他就是这里去世的,在离这座院落不远处还有一座道观,当年刘秉忠在山上创建了南庵,设坛祠。他在山上离世后,有人在原设坛处重新修建了太一广福万寿宫,此后一直有道士在这里学习他的太一三元法术……”

    为了赶时间,额尔德木教授边说边开始往山顶攀登,小路越来越陡峭曲折,有的地方需要用手扶着身边的树干和岩石攀爬。

    听额尔德木说到刘秉忠的太一三元法术,徐雯好奇地问:“教授,您说刘秉忠死后道士们在这里学习他的法术,莫非他真的会什么法术?”

    呵呵,额尔德木轻轻笑了两声,不置可否地说:“当时刘秉忠在这南屏山上是无疾而终,而且只有五十九岁。元世祖忽必烈得到丧报后,悲痛不已,对群臣说:秉忠事朕三十多年,小心缜密,不避艰险,言无隐情。其阴阳术数之精,占事知来,若合符契,惟朕知之,他人莫得闻也……”

    “这么厉害,这个刘秉忠真的能知道未来的事情?”徐雯吃惊地问。

    “不错,刘秉忠精于周易,的确能知道前后事。”走在徐雯身后的姜无为忽然插了一句,“忽必烈对群臣所说的这些话在诸多史料中都有记载,得到许多史学家们的认定。另外关于刘秉忠的预测之术在明朝首辅朱国桢所著的《涌幢小品》中也有记载:明嘉靖年间,刘秉忠墓被盗,内有石刻写明:为盗者李淮。事情传到官府,盗墓者被捕,果然叫李淮。”

    “刘秉忠竟然知道百年后自己的墓穴被什么人盗掘,这也有点太神了吧!”徐雯惊讶地说。

    姜无为心里一动,徐雯的话似乎提醒了他,于是大声对走在最前面的额尔德木说:“教授,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刘秉忠精通阴阳之术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刚才教授提到他是无疾而终,普通人在离世前一般都能预感到,刘秉忠肯定会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那么他选择在南屏山作为自己离开人世的地点,这里是否藏着什么秘密?”

    听到姜无为说到这里,额尔德木停下脚步,长长地喘了一口气,用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轻声:“我以前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现在仔细想想,这里面或许真的藏着什么秘密。当时刘秉忠是随忽必烈从大都来上都避暑,他一直是跟随元世祖左右,这一次却没有去上都,而是在这南屏山上尝筑精舍居之。据记载,刘秉忠是在没有任何病症的情况下,端坐在椅子上去世的,这件事的确有些怪异……”

    “会不会与咱们正在寻找的这个秘密有关?”徐雯忽然问。

    额尔德木教授摇着头说:“这些都是六七百年前的事情了,恐怕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说着话额尔德木用强光手电向山顶方向照了一下,然后说:“赶快走吧,再有一两百米就到烽火台下面的山梁了。”

    在漆黑的夜晚爬山,因为看不到远处的景物,虽然脚下很陡峭,却感觉不到山的险要。不知不觉中爬到了山梁上面,向周围望去,感觉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见,似乎并没有突出的地方。

    “教授,烽火台在什么地方,怎么看不见?”徐雯不解地问。

    额尔德木把手电的光束顺着山梁的方向往前照射,只见山梁右侧有一处比所在位置还低的山峰,看情景离这里大约有两三百米,隐约能看到上面有凸起的部位。额尔德木用手电照了照说:“烽火台就在那边那座山峰上,因为那座山峰三面都很陡峭,只能从山梁这边过去。”

    姜无为忽然明白了,刚才在下面看到整座山有点像一头卧牛,他们所在的部位如同是牛前腿上部的地方,而烽火台则在牛头上。

    额尔德木有些歉意地说:“老了,体力不行了,爬上来就有点走不动了,你们俩过去测定一下,我在这里休息一下等你们回来。”说着话额尔德木教授把手里的强光手电递给姜无为,提醒说:“通往烽火台的路有一段很险要,你们一定要小心,那边平常不准许游人过去的。”

    “好吧,教授在这里休息一会,我们很快就回来。”姜无为接过手电,跟徐雯一起向烽火台那边走去。

    俩人沿着山梁上的小路向前走了一百多米,果然看到了前面竖立着一块用不锈钢制作的匾牌,上面有“前方危险,游人止步”的字样。几米外还有一根铁锁链拦在了前面。

    姜无为走过去用手电照射着观察了一下,原来前面的山梁突然凹下去了,从这边到对面烽火台的山峰至少还有五六十米,中间连接的部位不仅凹下去三四米深,而且两边还是很深的悬崖,能通过的地方是高低不平的岩石,可以落脚的地方还非常窄,从上面过去的确非常危险。

    徐雯站在旁边顺着手电的光线向下张望了一下,立时感觉头晕目眩,于是对姜无为说:“教授,我看咱们在这里测定一下,可以把前面的这段距离考虑进去。”

    姜无为想了一下说:“可以在这里测定,我有种预感,前面的烽火台肯定是在两都的中轴线上,不过……”说到这里姜无为沉吟了一下,他望着对面黑黢黢的山峰没有再说下去。

    徐雯一边从背包里取出GPS定位仪,一边不解地问:“咱们来的目的不就是测定烽火台是否在中轴线上吗,教授还有什么想法?”

    “刚才在上山的路上,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像刘秉忠这样精通阴阳术数的人,绝对不会随随便便选择自己的离世地点,我有种直觉,他之所以会来南屏山无疾而终,或许就与这烽火台有关,所以我想过去查看一下烽火台的情况。”

    就在姜无为说话的时候,徐雯已经开始用GPS定位仪测定所在位置的经纬度,看到显示屏上出现的经度时,徐雯急忙把GPS定位仪伸到姜无为面前,兴奋地说:“教授,你快看……”

    姜无为看了一眼,只见GPS仪显示出东经116.1327,果然在中轴线上,而且丝毫不差,他们所在的位置就在两都的中轴线上,看来额尔德木教授猜测的不错,烽火台真的与上都有关系。

    “太奇妙了,古人用什么方法把经度测定得如此准确,令人难以置信。”姜无为看着GPS仪显示出的数字赞叹地说。

    徐雯马上兴奋地问:“教授,现在是不是可以找出前往大禁地的起始地点了?”

    姜无为微笑着颔首道:“应该差不多了,刘秉忠在这座山峰上修建烽火台,并不是为了防范敌人,事实上更像是一座灯塔,指引着前往大禁地的道路,只要再确定了木镇和金镇,就能解开全部的秘密了。”

    说话的同时,姜无为走到了悬崖边,他用手电照射着脚下的岩石,上面有凿过的痕迹。最初的时候这边与对面的烽火台之间有木桥连接,后来被红巾军在攻打上都时放火烧掉了,也许从那时起就再也没有人到过对面的烽火台上。

    仔细地查看了一遍与对面山峰连接的部位,姜无为知道自己过去没有什么问题,他回头对徐雯说:“徐警官,我一个人过去就可以了,你在这边等我一会。”

    徐雯微微一笑,“甫局长给我的任务就是保护好教授的安全,我必须寸步不离地跟着您,这是我的职责,您如果执意要去查看烽火台,我必须一起过去。”

    姜无为见徐雯态度很坚决,他不想多浪费时间,于是答应了,“好吧,那我下去,你在后面跟着我。”

    “呵呵,还是我先来吧。”徐雯轻松地笑了两声,“我是警察,教授是不是把我看成花瓶了……”

    话音未落,只见徐雯张开双臂,轻轻一跃就跳到了下面的岩石,而且是稳稳地站在上面,然后向上招了一下手,“快点教授,咱们还要去上都解救巴阿茹娜。”

    姜无为想不到徐雯的身手这么敏捷,丝毫不比自己差,他也紧跟着跳下去,站稳后,姜无为关闭了手中的强光手电,虽然没有灯光,俩人都戴着夜视护目镜,脚下灰白色的岩石依稀可见,然后俩人沿着窄窄的山梁向对面山峰走去。他之所以这样做,黑夜里看不见山崖两边的情景,反而不感觉害怕。

    很快,俩人就来到了对面的山峰前,姜无为重新打开手电,只见面前石柱一样的山峰还有十多米高,离他们所在位置两米高的岩壁上有一个洞口,看来是从这个洞口能够上到峰顶。岩壁上凿出了几个用来攀爬的小坑,俩人很轻松地爬到了上面的洞口里。

    岩洞又窄又矮,进来后需要低着头,姜无为注意到洞壁上有许多凿痕,好像是被人工改造过,他用手电往洞内照射了一下,岩洞是弯曲的,似乎是呈螺旋状,走在里面好像钻进了螺壳里。

    姜无为在前面沿着山洞慢慢地往前走,忽然感觉到一股气流在洞穴内流动,而且气流的方向跟他们行走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往里去,而且越往里走气流的强度似乎越大。

    沿着岩洞向前走了十几米,旁边出现了一个岔口,姜无为停下脚步用手电往旁边的洞口照了一下,发现这个岩洞向上倾斜,似乎是通往峰顶的。姜无为决定还是先沿着原来的这个岩洞探查一下,于是继续往前去。

    不知不觉中,眼前豁然开阔,一个巨大的圆形空洞出现在面前,姜无为小心翼翼地从岩洞里走出来,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一个直上直下的洞穴中。

    姜无为用强光手电四处照射着查看了一圈,眼前的洞穴仿佛是一个大石坑,直径超过二十米,中间部位有一堆隆起的东西,仿佛是一张巨大的圆饼,看上去平平的,大约有一米厚,而脚下则是并排在一起的原木。姜无为试探着踩到其中的一根原木上,感觉很坚固,于是慢慢地向前走了几步,抬头向上看,洞壁有十多米高,能望见一圈圆圆的夜空。

    徐雯跟在姜无为身后走出洞口,立刻感觉到了一股阴凉的气流从脚下冒上来,不知为什么忽然产生了一丝不安的感觉,轻声姜无为说:“教授,下面好像是空的……”

    这时,姜无为已经走到了大坑中间隆起的部位处,脚下忽然响起嘎吱嘎吱的声音,姜无为急忙停下脚步,他知道下面的这些原木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在风雨地侵蚀下肯定腐烂了,或许已经不堪重负。

    姜无为用手电照射着隆起的部位,原来是风化板结在一起的苇草,一定是堆积在这里作为冒烟的燃料,数百年的风化压缩成了目前的形状。

    “教授,这里有点太大了,感觉不太像是烽火台。”徐雯一边说一边试探着向中间走了几步。

    没等姜无为开口说话,头顶上突然传下来两声冷笑,冰冷的声音仿佛是猫头鹰发出的凄厉鸣叫,在黑夜里非常瘆人,姜无为随即把手电的光束对准了洞穴顶部发出声音的方向。

    手电筒的光束刚照射到上面那个人的身上,就听到啪的一声,姜无为感觉手里的强光电筒猛地颤抖了一下,手电光应声而灭,洞穴内顿时陷入黑暗中。

    徐雯和姜无为都戴着夜视护目镜,虽然手电灭了,不过俩人都清晰地看到了头顶的洞穴边沿上站着一个人,因为是从下往上看,看不出那人的具体情况,但是用双手持着长枪却能看得很清楚。

    对方手里有枪!徐雯大吃一惊,她迅速地把手伸到了腋下,刚抓到枪柄,就听到噗噗噗一连串微弱的枪响,俩人都感觉身体的周围的木头颤动了起来,子弹打得俩人脚下的木屑四散飞射,紧接着就听到上面的人用英语说:“都别动,否则我立刻打爆你们的头……”

    徐雯的手放在腋下没有动,从对方一枪能击中手电筒来看,绝对是一个神枪手,她知道自己的手快不过对方的子弹。

    “你是什么人,想干什么?”姜无为仰着头平静地问。

    “我是什么人不重要,我想干什么教授的心里应该很清楚。”

    姜无为和徐雯心里都明白,上面的人很显然也是冲大禁地的秘密而来,让他们想不通的是对方怎么会跟踪到这里来。

    “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没等姜无为说完,装有消音器的突击步枪又响了,子弹围绕着姜无为的身体扫射了一圈,随后听到上面的人恶狠狠地说:“你如果再废话,我立刻让你变成马蜂窝,快把你找到的秘密告诉我……”

    姜无为刚要说话,突然感觉脚下一软,紧接着响起噼啪的声音,脚下的木头突然坍塌下去,姜无为感觉自己的身体随着木头一起往下坠,他迅速地蹬了一下脚下的木头,想借助反作用力往出来的洞口那边跳,但是力量太小,不等他跃起来身体就开始往下坠。

    徐雯离姜无为站立的地方有两三米远,黑暗中她看不清发生了什么,但是从声音知道是脚下的原木坍塌下去了,此时徐雯有机会可以退回到洞口,通过夜视护目镜,她看到了姜无为开始坠落的身体,来不及多想,徐雯毫不犹豫地向前迈出一步,同时伸出胳膊一把抓住了姜无为张开的右手。

    俩人脚下的这些木头,在经历了数百年的风吹雨淋后,表面上看似坚固,其实内部都已经腐烂了,被上面的人用突击步枪扫射了两次后,再也支撑不住,就在徐雯抓住姜无为的同时,她脚下的木头也开始坍塌了,俩人同时随着破碎的木头一起往洞穴底部坠落下去……